打破产销周期一涨再涨
记者从食品了解到,食品主要配料马铃薯淀粉从去年夏季至今,价格一路上涨,从2009年的低点每吨3950元已涨至今年5月每吨6400元,增长超过了60%,并且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高位每吨5300元。
据介绍,马铃薯淀粉是生产销售季节性周期很强的产品。每年马铃薯的收获期和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期是9-11月,销售期是本年的9月至来年的9月,因此价格的规律性也很强。往往在当年的9—11月的生产期,库存比较充足,价格开始回落,在年底前后价格趋于平缓,到来年7-9月,往往会因为库存不足价格回升到高点,至9月新薯收获、加工后,货源充足,价格再回调。
然而从2009年新薯收获加工出库至今,马铃薯淀粉价格始终没有下跌回调过,在收获季仍然一路飙升,至今年1-3月在每吨5700元价位上有平稳迹象,但仍在小幅缓涨,至4月价格则又开始迅速窜高。依照以往的规律,在未来两个月,即每年的7—9月,将是马铃薯淀粉的青黄不接时段,价格将会进入高点。因此至少在今年9月以前,马铃薯淀粉的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超过每吨6400元的价位。这使应用马铃薯淀粉的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企业备感压力,有的企业考虑成本,不得不降低品质,选择替代品。马铃薯淀粉企业更是腹背受敌,承受着原料不足、成本上涨和用户流失的双重困扰。在有的马铃薯淀粉销售企业中出现了往马铃薯淀粉中掺杂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的做法。
国内减产导致价格骤升
据业内人士反映,马铃薯淀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2009年马铃薯减产。
2009年由于西南干旱、东北病害因素,导致国内马铃薯产量急剧减少,从2008年产量35万吨减至2009年产量15.8万吨,减少了51.39%。
产量骤减导致加工马铃薯淀粉的薯源严重不足,甚至逼得国内马铃薯加工的小企业停产,马铃薯原淀粉加工的大企业则开工不足。由于供不应求,价格自然被抬高,还有一些马铃薯种植和贸易商看到马铃薯的行情好,也出现了捂货、惜售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马铃薯及马铃薯淀粉价格的上扬。
进口增加助推涨价
国内供应不足,下游用户则将目光转向进口。但进口马铃薯淀粉通常比国产马铃薯淀粉价格还要高,因为如果进口,就必须在正常关税15%的基础上再缴交18%-35%不等的反倾销税。
自2007年2月6日起,我国政府为保障我国薯农和马铃薯淀粉企业的利益,防止欧洲马铃薯淀粉的倾销行为,预防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原料进口,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对荷兰艾维贝公司和德国艾维贝马铃薯淀粉工厂产品分别征收18%的反倾销税,对法国罗盖特公司马铃薯淀粉征收17%的反倾销税,对其他欧盟公司马铃薯淀粉征收35%的反倾销税。
对于不得不依靠进口补充国内市场缺口的马铃薯淀粉采购企业,成本大大增加,进口的高税率也使国内马铃薯淀粉整体价格被推高。
2010年4月19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的公告。该公告发布后,国内马铃薯淀粉再次彪升15%。
平抑涨价有何良方
马铃薯淀粉价格的飞涨不仅使马铃薯淀粉生产和采购企业面临困难,也会推高相应的食品价格,应予关注。
平抑马铃薯淀粉价格高速的上涨有什么好的办法?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表示,首要是保证供给量和品质。要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预防、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要进行品种改良,发展专用化的马铃薯品种,将菜用薯和淀粉工业用薯分开筛选、培育。在欧洲,淀粉用马铃薯原料的育种技术成熟,淀粉含量高,专用化品种有细分,而且提纯技术先进,产品得率高,成本低,比国内马铃薯有产业化优势。
国家对欧洲马铃薯淀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是为了保护国内农民和马铃薯行业的正当利益,避免受到国外产品不正当行为的冲击。但是,高反倾销税在国内必须依赖进口的时候也无形中成为捆绑国内行业的一道绳索。有业内人士提议,能否灵活掌握反倾销税,在马铃薯欠产的情况下,下调反倾销税,或将反倾销税税金用于对国内马铃薯行业的国内加工及技术进步补贴,起到切实保护国内马铃薯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作用。